作為第三批進入新高考改革的省份,湖北等八省市將迎來新高考的第一次考試和錄取。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和多元錄取的實施,已在高中教育教學中引發巨大變化,也必將給高校帶來新一輪“洗牌”。12月30日,來自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等全國百所高校的招生專家齊聚華中師范大學,參加由華中師范大學測量與評價中心召集的“新時代高校招生能力建設學術研討會”。會上就如何應對新高考錄取帶給高校的挑戰進行研討,決定以建立高校招生能力建設平臺的方式,提升高校在綜合評價和多元錄取中的招生能力,實現學校的跨越發展。

華中師范大學副校長彭南生分析了新高考背景下高校面臨的挑戰。他認為,自主招生政策的調整,綜合評價錄取方案的研發,學校自主檢測考生的考試評價能力建設,招生與教學的協同、與就業工作的聯動等,都要求高校在招生理念、方式,教學管理和改革、招生保障等多方面做好相應準備,高校要以更積極的姿態、更扎實的準備,應對新高考給招生工作帶來的諸多變化和挑戰。高校要在新的形勢下深化認識,練好招生基本功,扎實提高高校招生能力,為學校改革發展提供良好的生源基礎。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考試中心原主任姜鋼作了題為《高考改革的實踐與探索》的主題演講,并對華中師范大學測量與評價中心倡導建立的高校招生能力建設平臺進行指導。湖北省中小學校長協會會長、湖北省教育廳原副廳長徐金山代表基礎教育界表達了對高校招生改革的希望,并就招生能力建設給出建議。教育部教育綜合改革專家組成員、武漢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院長李洪渠教授從多元招生、全面招生、全員招生、科學招生、協同招生和規范招生六個方面探析了高校,特別是職業院校招生能力建設的主要路徑。武漢大學招生副處長鄧勇,浙江大學招生處原副處長金濤,上海交通大學招辦主任王琳媛分別發表演講,分享提升招生能力的經驗。據華中師范大學測量與評價研究中心主任胡向東教授介紹,高校招生能力發展平臺將以該中心為基礎建立,從招生專業化的研學與培訓、學校全員化招生能力的體系化建設、招生界廣泛的科研與協作、為高中和高校提供精準的信息服務四個方面著力,以科研帶動技術開發和社會服務。下一步,中心將充分開發和利用高校招生能力合作平臺,協助各高校建設和完善招生能力體系,開創高校招生工作新局面。